吊坠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吊坠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一篇说清楚这些年境外刷卡的那些坑-【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16:43:56 阅读: 来源:吊坠厂家

我国境内信用卡持卡人经历了从准贷记卡到双标卡,再到全币通卡的转变,十年弹指间,世界各地均有境内持卡人消费的消费记录,今天,我们再来聊聊这些年,我们在境外刷卡消费遇到的坑。

说到“坑”,我们有必要从卡产品本身说起,所以先花一点时间聊一下银行发行的卡产品升级换代的历史。这里暂且省略了准贷记卡那些历史,如有兴趣,改天可单独展开讨论。

一、 从双标卡与国际卡

1. 双标卡/国际卡

银行最早发行的是双标卡和国际卡两个卡种,双标卡顾名思义就是一卡贴两个商标、两个账户,基本配置为人民币+X,X一般为美元,港币,欧元,日元,澳元,英镑等账户,即在中国境内使用人民币结算,境外使用相应的外币账户结算。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中国第一张双标卡是1997年工行发行的国际卡,人民币+美元卡,两个账户额度独立,普卡为绿色卡面,普通客户需要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这张卡也是现在工行信用卡的前身。(招行发行的双标卡是2002年的事情了,这是后话了)另外,像中行使用中银香港信用卡公司授权发行的国际卡,也是当时国人赴境外留学、旅游、公干的标配,我记得当时缴纳4000港币保证金可办理一张3000港币额度的国际卡,年费不免。现在这张中银国际卡也成了历史,截止2017年12月31日停止发行了。

这里需要插上一嘴,双标卡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而中国境内也独创过一张双币种借记卡——建行龙卡理财卡(2005年发行),据说该卡发行时,建总行和银联报备,银联当时没怎么弄明白,就稀里糊涂批了(纯属小道消息),导致银联后来清醒过来,再也没有批过双标借记卡。

2. 使用时产生的货币转换费

产品说完了,那么使用呢?银行与持卡人均有条款约定,在中国境内使用人民币账户结算(含境内交易误抛至境外转接回来的交易),境外使用信用卡外币账户结算,并按交易金额1.2%-1.5%的货币转换费。什么意思?假如你持有的人民币+港币卡,在香港消费500港币,那么没问题,银行直接在你的港币账户记账500港币,假如在美国消费30美元,银行是这样记账的:30美元 x 1.5%货币转换费 x 美元与港币汇率 = Y港币值,记入你的港币账户。其实,这1.5%也是银行被VISA/MASTER/AE等卡组织收取的,用了人家的通道,就要留下买路钱,而前期VISA/MASTER/AE等卡组织与银行联手做得比较漂亮的事情(或者说客户体验做得比较好的事情)是直接在你的账户,用Y港币值记账,持卡人感觉不到被收取了货币转换费,造成持卡人集体无感。当然也就没引起大家关注或集体讨论,直至今天,很多境外银行仍然按照上述方式记账。近几年,境内银行系统升级后,将货币转换费单列在持卡人账单上,做到了收费明码标价,并且推出了全币通卡,主打免收货币转换费,这才让所有持卡人才有所感知。

被收取了货币转换费的交易图例

这就是双标卡/国际卡在境外交易的坑,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银行早期的产品(如华夏信用卡)即使交易是使用账户币种交易,仍然要收取“外币交易服务费”,例如交易30美元,账户也是人民币+美元,但银行记账时仍然被收取了30美元和1.2%-1.5%不等的服务费,我去……

二、 全币通卡

1. 几种主流的形式

请不要怀疑中国银行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纵观全球,全币通卡的横空出世是中国首创,也是颠覆了境外卡组织的想象力,至今境外银行没有类似的产品出现或者说没有像中国境内这样集体疯狂地营销全币通卡。

所谓全币通,即持卡人持一张卡,无论在何处使用何币种交易,均可以以人民币还款,并免除货币转换费。这两点是全币通卡的核心卖点。以下说一下几种主流的全币通卡产品模式。

1. 工行模式:

在同业们还在卖力地营销双标卡的时候,宇宙行已经开始琢磨全币通卡了,业内首推了十币种卡(美元、欧元、港币、英镑、日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瑞士法郎和新西兰元),使用这十个币种直接记账相应外币,不收取货币转换费,非十个币种外,则记入美元账户,后来又升级后,非十个币种外,记入美元账户,不收取货币转换费,十个外币账户都可以用人民币自动购汇还款。

弊端:只要办了一张卡,人行征信报告里就有11个账户(含人民币账户),假如你办了三四张工行卡,那么恭喜你,你的人行征信报告可能要打印四五页。

宇宙行系统强大,敢为天下先,这种模式一经推出,极大地刺激了他行研发全币通卡积极性。

2. 建行模式:

CCB永远是紧盯宇宙行的,建行推出的全球支付卡除了将原来白金卡升级以外,还在货币转换上进行了创新操作。

建行全球支付卡(包括后来的全球热购卡)采取的外币交易路径为,人民币 + 美元(存量小白金和大白金用户)及人民币模式,前者是因为涉及到领用合约的变更,由客户自主选择到底最终是人民币记账还是美元记账,后者则相对简单,全部都由人民币记账,假定在韩国消费2万韩元,建行直接将2万韩元 x 韩元当日与人民币牌价(建行牌价)= Y元人民币,将Y记账入持卡人人民币账户。建行有30个直接换算货币,即直接可以将外币折算成人民币,免去了美元作为中间介质,理论上持卡人的汇率应比当地货币转美元,美元再转人民币要划算。我曾经在香港某店试过,前后差2分钟,一张用中行全币通卡,一张用建行全球支付卡,基本入账人民币金额建行划算一点,考虑一是时间差,二是金额小,所以求心理安慰,可能建行更划算一点。

那么非30种货币,建行则按当地货币转美元,美元转人民币记账,但不管哪种路径,均免收货币转换费了。

这里有个小小的坑,因为财务单独核算原因,就是建行信用卡中心的外汇牌价和建行的外汇牌价有差异,前者一天一价,后者实时报价,但均属于建行牌价,所以不知道他们系统到底读取的哪个牌价(工行没有此问题),听说他们新一代系统上线后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建行的童鞋可以爆料一下。

3. 主流模式:

其余银行可以归类为主流模式,即外币交易时,以美元作为中介,将当地货币转成美元,美元再转成人民币,同时免除货币转换费,但类似中行长城全球通卡比较灵活的是,持卡人可自由选择以人民币最终记账还是美元最终记账,这种操作的话,假如美元贬值,那么在最后还款日自己购汇还美元,可以有赚!

三、 境外消费的那些坑来了

上述那么多卡会在境外使用,加上银联卡,好了,就组成了境外消费时千百种组合了,请大家熟记以下交易规则后上路。

主要原则:

①卡组织不认账户,一个卡BIN号(卡号前6位)只对应一个币种,即使像宇宙行辣么牛逼十账户,在VISA系统里仍然是一张美元卡。

②货币转换费银行是不收了,但不是美帝的仁慈,美帝人力较贵,所以是发卡银行买断了,发卡银行以此作为发卡突破口,鼓励大家境外买买买。

③你以为发卡银行也真的这么蠢,每年为你缴纳高昂的货币转换费吗?你又错了,境外消费发卡行可以从卡组织获取比境内银联高近3倍、比支付宝/微信高近6倍的发卡行回佣,所以只要境外消费蛋糕做大了,发卡行还是有得赚的。

④我就选最划算的卡,汇率不让你银行赚。你又天真了,卡组织交易报文里有原交易币种与金额,到了发卡银行,你还真不知道他们用的是卡组织汇率还是银行汇率,我觉得这是每家银行商业机密了,领用合约里应该会写得很笼统。即使使用发卡银行汇率,还有钞汇买入价/卖出价,以及VIP客户专享价……

⑤我理性消费,合理刷卡,出账单坚决不办分期,你们拿我怎么着?是的,发卡银行是拿你没办法了,但当你消费时,境外DCC(动态货币转换)等着你,这个谁也救不了你了。

1. DCC动态货币转换:

知乎上有攻略可以查到如何规避境外交易中的DCC交易。我用大白话讲一下这个产品的历史:

缘起:商户跟V/M卡组织说,商户手续费太高,尼玛要收老子3%……(商户永远说手续费高的……)我要把手续费转嫁给持卡人!

卡组织心里默念:老子每年都要加薪啊,不高成么,我们人工贵啊……

后来:这样吧,你们可以把手续费转嫁给持卡人,但必须获得持卡人的允许,索性就在POS上显示持卡人信用卡账户的记账货币,通过货币转换,将你们商户的手续费转嫁计算进去吧,这样持卡人也不易察觉,怎样?

双方一拍即可,商户得到了实惠,降低了商户手续费,卡组织也向持卡人收取货币转换服务费,不至于吃亏,持卡人刷卡时看到自己实际入账的货币也比较易于理解,况且整个收费过程无感知(就像上述双标卡早期收取货币转换费那样),一举三得,所以这个“坑爹”产品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连你爹(发卡银行)也救不了你了。

实际操作中,商户通过这种POS机,理论上,可以将商户手续费降为0%!是的,你没看错!!那么标准的POS操作是怎样的呢?

假如,客户消费了5000泰铢(泰国POS的DCC很普及,千万小心),正规操作是:

①收银员刷卡/拍卡/插卡,输入5000泰铢金额;

②POS显示,THB 5000.00 USD 130.00,此时收银员应询问你使用哪种货币结算;

③告知收银员使用THB或USD结算,此刻假如你说使用USD结算的话,辣么恭喜你,你被DCC了;

④交易抛至发卡银行,发卡银行判定是USD交易,直接按上述卡种设置记账,全币通卡同时免除货币转换费;

⑤POS单打印,上面金额是USD金额,单据底部有句英文话术,大概意思是您已使用动态货币结算,里面包含了3%-4%的货币兑换服务费。

对的!你没看错,发卡银行在后端帮你免除了1.5%的货币转换费,你在前端被收取了3%的服务费!想救你都来不及。

DCC交易的好处是,可以让持卡人迅速地在交易过程中,识别自己购买的货物或商品用本币标价是多少,这个操作很适合无脑的老外,我亲眼见到在我面前结账的老外,在交易时毫不犹疑地选择了本币标价(即被DCC了)。还有一种是我同学在美国遇到过,因为中国人大部分全币通卡都是美元卡,所以在美国时,很难被DCC,此刻又有一种新型的DCC交易形式出现了,POS会显示出该交易人民币多少钱,卡组织根据你的发卡地区判定货币,这个时候被中招的概率就很大了,很多国人一听到人民币,就立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人民币……

说回上述的例子,泰国由于商户操作人员与你语言不通,很多时候懒得跟你说,就直接按了非泰铢交易,这样最省事,也最符合商户的利益。我曾在普吉岛洗脚店消费时,收银员速度快,不跟我交流,直接按了美元交易,跟他们吵了一通也无法解决,他们的答复是,我们POS只能有美元交易……当然回来后和银行复议了,银行也懒得搭理,说原始交易就是美元交易……

2. 银联卡与JCB/AE/DC卡

这几个卡组织,都没有推出过DCC收单产品,特别是银联卡,国人的良心卡,虽然在交易报文中设置了货币转换费率的栏位,但实际交易中,免收货币转换费,且商户交易手续费较低,因而商户比较容易接受。而JCB/AE/DC卡,虽然没有DCC,但商户手续费一般在3%-4%,特别像AE很少和商户议价,走高端路线,故普通商户接受度较低。

3. 总结一下如何避免掉坑,敲黑板,重点来了:

①用卡安全第一:强烈建议将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如果实在不愿意换,也至少有卡片盗刷险保障。建议银联IC卡+V/M单标IC卡组合使用。使用卡片时,特别在东南亚地区,卡片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②选择一张适合自己权益的卡片:不要盲目办卡,不要盲目办卡,不要盲目办卡!重要事情说三遍,以免影响今后自己在申请贷款时的麻烦。每个人对权益的需求不同,有些人单单为了要便宜/返现,有些人要飞行里程,有些人要卡面漂亮/高大上/有个性,有些人要积分权益……每个人需求不同,所以信用卡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只有适合不适合。

③永远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无论你在哪里,购买了当地的商品或服务,请告知收银员请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或商品/服务的标价结算,不要使用收银员推荐给你的美元、人民币等其他币种结算,避免被DCC,包括网站上消费,请使用预定当地商品/服务的货币结算,不要使用网站提供的可选币种结算。

④能刷银联卡尽量刷银联卡,不能刷银联卡的小商贩、美容院、按摩店等东南亚“特色”商店,请使用当地货币的现金结算,因为语言不通,加之身处异乡,减少纠纷为妙。

⑤办一张可以免收跨境手续费的银联借记卡或者出国前提前兑换好当地货币,减少货币兑换损失。特别提示,去澳门的童鞋,建议去工行、中行提前兑换好澳门元,虽然港币人民币在澳门也通用,但澳门元与港币有约5%差价,所以同等价格的商品,澳门人会按1:1收取港币,但如果用澳门币支付则相当于省了5%,同理运用在ZARA,H&M等品牌,请自行脑补。

⑥国内银行不收取外币零钱(硬币),使用现金后,如有零钱可最后在机场免税店先用完,剩下部分刷卡支付,我试过很多机场免税店,都可行。

⑦出行前,熟读各类返现攻略,为了激励中国人出国买买买,卡组织砸的是真金白银,真的有返现!

4. 推荐几个组合,非广告:

在不考虑向银行缴纳年费的基础上,推荐几款卡片组合,不在乎年费的壕们请回避:

广发臻尚白金:刷12次免年费,境外3倍积分

兴业航空卡:年刷计积分交易3万元免年费,10元=1里程,送2次机场贵宾服务,注:超市消费没有积分了

建行V/M单标IC卡:返现8%,货币转换理论上最优惠;航空卡12分=1里程,无需刷卡即可免年费

工行卡:坐等12%返现的时候且月初前2日在境外的时候才会考虑刷,积分很鸡肋

中行国航VISA卡:常年有返现(很难达标),可以自助在手机银行购汇美元,如人民币升值的话会划算,境外双倍积分,12分=1里程,部分大酒店(如澳门喜来登)消费居然没积分……

浦发MASTER返利卡:无脑返现1%,积分还行……

好了,欢迎补充探讨。

镀锌钢带和镀锌带钢

高空园林绿化车

湖州镁粉铁运运输条件鉴定单位

氟硅唑成分配方化验测试

投标文件

库存化工原料回收